“过上了好日子红红火火,赶上了好时代喜乐年华……”仲夏时节,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阳街道南大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阵悦耳的手机铃声格外引人注意。
“这个手机铃声,就是我们的心声。”村民马秀挂断电话后高兴地说,“以前,村里路难走、污水到处流。现在,马路通到家门口,足不出户在合作社里务工就能挣钱,这多亏了自然资源厅的帮扶。”
南大吴社区是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定点帮扶社区,近年来,该厅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助力发展特色产业,使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增至50余万元,精准助力社区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聚合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社区党支部书记雷大举说。
自开展“五星”党支部创建工作以来,驻村工作队积极响应,联合社区党支部围绕“支部过硬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创建要求全面发力,严把入党关口,做好自身建设;坚持“周学习”制度,学习内容涵盖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处技巧、日常办公软件操作等。同时,完善“一编三定”,将无职党员编入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巡查、矛盾纠纷调处、产业发展帮扶等工作组,定岗定责、严格奖惩。2023年和2024年,社区党支部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评为“五星”党支部。
“社区党支部把党员培养成了致富带头人,并鼓励年轻人学技术、带头干。”社区二组党支部委员雷东浩说。
科学规划绘蓝图
“东头的坑塘能不能填了建广场?”“俺家想加盖厢房,不知道合不合法?”……2022年年初,河南厅驻村工作队走访时发现,因社区缺少统一规划,村民建设诉求迫切,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了解这一状况后,驻村工作队发挥部门优势,引入专业队伍为社区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明确“一心两轴三片区”发展思路,为社区绘出发展蓝图。
“既优化了村庄布局,又留足了产业发展空间。”驻村第一书记郁涛说,“通过编制村庄规划,不仅规范了社区的建设活动,而且明确了长远发展目标。你看,这是我们盘活集体土地,建成的面积6000平方米的集冷链仓储、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创业园,每年可帮助社区增收15万余元。”
在位于创业园区的上蔡县紫仑面粉厂,企业负责人田星介绍说:“我们以本地小麦为主原料,直接磨成面,保留了麦心胚芽和部分麦麸,无论是包饺子还是做面条,爽滑耐煮、香味浓郁。”今年年初,在驻村工作队支持下,紫仑面粉厂投资100万元更换了全套设备,出粉率提高至70%。绿色无添加的优质面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驻村工作队还利用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盘活村里的23亩集体建设用地,联合周边社区建设农业物流仓储项目,每年可为社区增收20万元。
在农业物流仓储项目基地,2000平方米的断桥铝门窗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加班加点地生产。
“订单已排到了今年年底,我们正在全力以赴赶订单。”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经过技术培训,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多个岗位,人均月收入3500元。”
打造品牌增效益
在社区的菊花种植基地,村民正在给土地覆膜,为种植金丝皇菊做准备。
“趁着现在雨水比较多,抓紧时间把这些苗栽下去。”南大吴社区致富带头人孙松广介绍说,从清沟、起垄到除草、施肥,先后有20多名当地村民在菊花种植基地务工,人均增收1200多元。
“这一片是金丝皇菊,那一片是北京菊。”孙松广指着眼前的土地说,今年,在驻村工作队指导和帮助下,流转了近100亩土地,轮耕种植金丝皇菊、花生、小麦等作物,预计年收入能有60多万元。
为扩大菊花种植规模、拉长菊花种植产业链,打造“重阳菊”特色品牌,驻村工作队又指导孙松广注册成立了重阳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协调烘干车间用地、产品展厅选址,并通过电子商务培训、开展消费帮扶等方式拓展销路,尽量帮助企业解决后续发展难题。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菊花种植类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有效推动了菊花品质和产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