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35个全国“土地日”|郸城:创新探索赋能县域经济 ——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土地保障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7-02 10:26 浏览人次

  仲夏时节,走进郸城县中州供水有限公司,占地1014亩,库容167万立方米,头向东南、尾朝西北的“宝葫芦”状引江济淮调蓄水库让人眼前一亮,倍感清爽。

  “项目用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建成了豫东平原的‘蓝色心脏’。”来到公司中控室,该公司副总经理刘鑫指着监控图上覆盖全县的蓝色管网说,“目前供水范围已经覆盖县城三分之二区域,最终这水将流经郸城县137万群众的灶台,并兼顾工业用水和生态补水,为郸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保障。”

  这是郸城县自然资源部门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郸城县坐拥周口国家农高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产粮大县。”郸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政府党组成员袁征表示,郸城县创新方式方法,一方面保耕地,一方面促发展,走出了一条土地赋能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荣誉见证了发展。郸城县自然资源局连续八年荣膺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两年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为十佳优质服务窗口;先后获得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土地日常执法先进县、服务型执法示范点、执法责任制示范点等十多项省、市、县集体荣誉。

  郸城县耕地面积大,所辖乡镇多,经济欠发达,其耕地保护工作任务重,问题多,牵涉面广,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该县却开创了耕地保护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本地经验。

  “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资源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运用‘三抓’工作法,即科学系统抓全面、铁面无私抓执行、踏石有印抓实效,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郸城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绵军表示。

  2022年4月,当周口国家农高区正式落户郸城的消息传来时,这个豫皖交界处的农业大县迎来了历史性转折。豫丹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雷在位于周口农高区的郸城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承包了千余亩土地,其中一部分就是几年前郸城县自然资源局(原郸城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项目。

  “小麦试验田三亩一分地,实打实收亩均1601.5斤。”尽管今年因为干旱小麦产量受到影响,王雷对试验田的产量很满意。

  “今年夏播使用装有北斗系统的播种机,精量播种、一穴两珠,播种的玉米不再歪歪扭扭,而是整齐划一,株与株间距精准控制在20厘米。”王雷说。今年开始使用玉米密植滴灌技术,较传统技术节水50%以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郸城县总投资5个多亿,在农高区建设“全流程数字化控制”的高标准农田21.5万亩,使郸城县土地产生了最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耕作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升20%。

  最新数据表明,郸城县现有耕地面积109164.3公顷,超出省里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250.97公顷,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4345.72公顷,超出省里下达目标任务0.29公顷,做到了全县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达到了总量动态平衡。

  走进郸城县盛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股淡淡的奶香味扑面而来,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这个6000多平方米的10万级洁净车间里,目前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5000吨。

  该公司副总经理黄申介绍,这座长达220米的超长厂房是郸城县为其量身定制,盛元食品从签约合作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

  在郸城县不是项目等地,而是地等项目。用活“挂钩”政策,盘活土地资源,郸城县“空心村”整治新模式,共整治出增减挂钩土地指标2.37万亩,不仅归还了新型社区和增减挂钩先建后拆项目欠账,还充分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

  “今年春节前,我们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全镇6个行政村整理出630多亩土地作为储备土地,同时还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在郸城县吴台镇张楼行政村所辖段岭自然村,吴台镇镇长朱彦霖如数家珍地说。这里昔日“废坑塘”变成乡村风景线,整理出的100多亩土地部分已经种上了玉米。

  今年以来,郸城县还以满足村民宅基地需求为基础,通过拆旧建新、小块并大块、调整区域位置等方式,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盘活闲置土地4宗,面积353.1亩,收缴土地出让金1.9693亿元,今年计划出让1500亩,预计收取土地出让金10亿元。

  土地保障成为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杨绵军介绍,通过盘活存量用地、建设标准化厂房,五年间保障了金丹科技40万吨淀粉、巨鑫生物原料药等53个重点项目落地。

  在耕地保护的战场上,郸城县自然资源局土地执法大队长于长征是一把永不卷刃的利剑。面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他立下军令状:“20天摸排全县2013年以来所有图斑!”军人出身的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协调乡镇、股室攻坚克难,最终以全市第一的成绩完成任务,让违法比例从2020年的2.49%降至2024年的0。在他的带领下,郸城县土地卫片执法连续四年实现“零新增”。

  自然资源工作由于执法、耕地保护、调查监测、督察、法规等职责分工较为分散,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制约了自然资源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郸城县执法、耕地保护、调查监测、督察与政策法规“五位一体”的机制改革新模式应运而生。

  在“五位一体”工作中,郸城县自然资源局做到组织保障有力、责任落实有力、督导问责有力“三个有力”,创新全方位巡查监测、多部门监管集聚、全流程监督指导“三种方式”,实现数字治理的技术转变、监管前移的手段转变、多方合作的方法转变“三个转变”,搭建“星空地”三位一体综合预警及决策指挥平台,织密自然资源执法的“天罗地网”。近三年,郸城县经调查核实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率达100%。

  “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郸城县的创新探索永不止步!”杨绵军话语铿锵。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