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服务耕保的“河南路径” ——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土地保障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王红闯 王敏 时间:2025-07-01 08:35 浏览人次

  初夏时节,中原大地麦浪渐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河南省周口市某乡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小张却眉头紧蹙,手机上的执法核查APP发出一阵阵预警提示:辖区某村出现一块新增异色图斑,疑似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小张迅速出动,成功将这起违法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如今,像这样的精准执法在中原大地已成常态,“人防”与“技防”深度融合构筑了守护耕地的双重防线。自2022年8月“河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以来,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以推动“河南一号”应用为引领,带领所属单位河南省测绘院、河南省遥感院、河南省地图院、河南省地理信息院,深挖卫星遥感数据要素价值,创新技术服务模式,提升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能力,加强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实时发现、实时推送、实时处置,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增添了强大的技术砝码,走出了一条测绘服务耕保的“河南路径”。

  擦亮“千里眼”,让卫星“看懂”中原大地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严格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全面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持续深化‘河南一号’卫星和铁塔视频相结合的天眼‘双发现’技术手段,确保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核得快、认得准。”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景志刚介绍。

  据了解,“河南一号”卫星与108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运行,结合20颗自然资源公益卫星,具备半小时重访能力,影像分辨率可达0.75米,实现全省亚米级遥感影像双月覆盖、2米级遥感影像季度覆盖,能够为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及时响应、自然资源保护监管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

  “监督执法,必须在‘早发现’‘早制止’上下功夫。‘河南一号’卫星是守护耕地红线的‘千里眼’,我们测绘部门要做的就是擦亮这双‘慧眼’,快速、精准识别各类地表变化,为执法部门及时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提供技术支撑,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郭幸生如是说。

  综合考虑“河南一号”等国产卫星数据地物识别能力,河南省遥感院因地制宜,研究构建适合河南省自然资源业务的遥感智能解译样本分类体系和样本数据,形成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百万级别遥感解译样本库,实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图斑的自动化、精准解译识别,让耕地保护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经统计,依托“河南一号”卫星开展的耕地卫片执法监测,线索发现效率提升70%以上,图斑核实率达90%,核查效率与准确性均显著提高。

  织密防护网,寸土不让保护耕地红线

  随着“河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河南省迎来耕地保护工作的新契机。基于“河南一号”卫星覆盖范围广、监测周期短、服务效率高的优势,河南省探索构建耕地保护“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体系,将耕地保护关口前移,对全省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高频次、不间断的监测监管,第一时间推送并核查违法问题图斑,从源头严防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的发生。

  在后果严惩方面,充分运用“河南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评估检验各地日常执法监管成效,持续打好挂牌督办、公开通报、警示约谈、动态限批综合惩戒“组合拳”,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厉打击各类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如今,“河南一号”效能已全面融入河南省耕地保护工作。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方面,为专项行动提供全域本底数据、动态监测及精准定位,成为摸排、核查、督导、验收全流程的核心科技支撑;在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监测方面,对耕地内种树、挖塘养鱼、种植草坪草皮、建设农业设施超标等行为进行常态化精细监测;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高频次巡查,确保“红线”内无新增建设、无严重破坏耕作层行为;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开展精细化农业生产监测实践,动态跟踪冬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的全生育周期,精准识别作物长势,提前预警倒伏、病虫害等农业灾害风险,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迈向新台阶。

  严把验收关,确保入库耕地审核无遗漏

  为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河南省地理信息院依托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叠加“河南一号”卫星遥感影像,对申请入库的耕地项目进行逐地块核查,确认补充耕地范围内是否存在建筑物、植树、沟渠、坑塘、坟群等疑似非耕地问题,“坚守审核标准,保持标准统一,严把补充耕地验收入库关口,保障入库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河南省地理信息院院长朱志军如是说。

  “河南一号”卫星高分辨率、高频次的影像覆盖,不仅能清晰、及时地反映补充耕地的动态变化,保证审核依据的时效性,还能一次性获取大量补充耕地地块信息。无论是偏远山区的耕地,还是分散各地的小型地块,都能被纳入监测范围,真正做到入库耕地“审得全、无遗漏”。通过对“河南一号”卫星遥感影像中的地块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还可以准确判断地块内是否存在非耕情况,坚决杜绝不真不实新增耕地入库备案。

  “河南一号”卫星高悬太空,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哨兵,时刻凝视着中原大地的万亩良田。这背后,是样本库的深厚积累,是智能算法的持续进化,是遥感解译精度的大幅提升,是“早发现、早制止”的大步迈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深化拓展,“河南一号”这颗闪耀在中原上空的科技之星,将持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守护沃土良田贡献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书写耕地保护的新篇章。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