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应用推介会在郑州召开
来源:河南经济报 作者:记者 杜美丽 魏金龙 徐文正 时间:2025-03-28 08:07 浏览人次

  3月27日上午,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应用推介会在郑州召开。我省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是基础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准体系现代化服务的重要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对于维护国家测绘基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水利工程方面。研制北斗三号一体化变形监测系统,采用雨量计、水位计、流速计等传感器实时采集河流、湖泊、水库的雨量、水位、流速等信息,通过5G通讯和北斗短报文双通道发送到水文监测指挥中心,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同步解算,确保数据安全自主可控,水库大坝形变实时监测预警,为水文数据收集、水文调度、水灾害预报防治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有效保障了水库坝体的安全稳定。

  交通物流方面。以安阳数字孪生平台为基础,通过在烟草配送车辆上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并配备系统账号,基于现有城市道路网、商户位置、车辆速度、商户配送时间等数据,研发了安阳烟草物流配送线路规划智能管理系统。该项目通过线路优化,实现配送路线减少、单车配送量增加、线路装载率提高,最终降低物流运行成本。

  绿色能源方面。基于华能电力河南风电维护管理的需要,结合北斗高精度的优势,开发了新能源场站车辆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对生产车辆高精度定位监控、调度控制、车辆轨迹回放、车内外视频实时监控、语音通话等功能,达到车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风电电力的生产效率。

  地灾监测方面。研发了基于“北斗+5G”的地质灾害监测平台,在省内高密度基准站网优势的基础上,在灾害点安装高精度地灾监测设备,接入该平台获取监测数据并实时联合解算,可全天候监测地质灾害点实时位移变化状况,当位移变化量超过预警值时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并告知相关人员和责任单位,进行快速处理,提高对地质灾害监测的监测效率和预警能力,有效降低灾害风险,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系统已经布设于我省的郑州、林州、确山、泌阳、息县等地。

  气象预报方面。通过省内高密度分布的北斗基准站进行大气水汽反演这一技术,精准分析大气中水气含量,可以实现分钟级时间分辨率和20公里空间分辨率的大气可降水量精准监测,经过与降雨记录数据的初步比较分析,强降雨之前的半小时到3小时,大气中的水含量都有较明显提高,因此为短期极端降雨灾害的快速预报预警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精准农业方面。建设5G+北斗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利用5G网络和厘米级差分信号,为加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提供高精度导航服务。利用北斗卫星RTK基站,让农机按照预设线路自动行驶,精准控制收割机的行驶路径和作业状态,可以实现高效、精准的农耕作业,这些智能农机具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更实现了作业的精准化、智能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

  医疗急救方面。基于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与120救护车应急救护的需求,研发了120应急保障系统。可实现对救护车动态位置的高精度定位,调度中心精准掌控120救护车的实时位置,可快速精准调度120救护车与救护病人及时对接,缩短救护时间,提高了救护效率。

  该服务系统自运行以来,累计注册单位超1000家,开通服务账号超7000余个。每年提供实时差分数据服务超过22万小时,响应服务超过7.9亿次,坐标转换324466点,静态数据解算2000余点,为实景三维河南建设、时空大数据平台、森林资源普查、自然资源确权、水资源基础调查、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提供了高精度空间定位基准服务,提供基准站观测数据超过1000站天,覆盖面积超过14.2万平方公里,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