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探索新时期详细规划编制路径
导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城镇详细规划的工作要求,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有效发挥详细规划“上承总体规划、下接实施治理”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我省城镇详细规划工作,特开设《详规探索》专栏,陆续推出各地在城镇详细规划方面的特色经验,供学习交流。
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详规编制有关工作要求,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濮阳市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实践,探索新时期详规编制路径。
以详细规划单元为基础,科学开展控规评估
濮阳市积极开展中心城区详规单元划分工作,并以详规单元作为已编控规实施评估、开展单元详规编制的基本单位,传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在尊重已批控规法定地位的基础上,以“识别问题、新旧衔接”为核心开展已编控规实施评估,从“覆盖性、符合性、支撑性、适应性、实施性”5个方面细分了16项评估类型和27项评估要素。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已编控规覆盖率为80.65%,存在重大冲突的评估要素主要为城镇开发边界、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重要市政防灾设施及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等,主要是“多规”不融合、不协调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城市动态发展过程中新理念、新要求所导致的。
经系统评估,需重点修编单元25个、优化维护单元24个、继续适用单元34个,以“一图一表”形式呈现单元评估结论,明确详规单元评估分类、差异情形和优化重点。从评估结果整体来看,未来应促进详规编制的刚弹结合,加强详规的精细化管理,统筹好详规编制与土地政策的有效衔接,切实提高详规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图1:详规单元评估“一图一表”
用好评估成果,推进详细规划分层编制
一是用好评估成果,支撑规划编制。切实把详规单元评估成果作为规划管理、制定详规编制计划、开展详规新编或修编工作的依据,针对评估结果中存在的差异情形,落实优化重点内容,并将详规单元评估“一图一表”作为单元详规成果的附件,校核详规内容。在龙山北一般单元详规编制中,针对单元评估结果存在的冲突,明确单元规模、城镇开发边界等底线管控要求、道路交通体系等,保障近期重点项目空间,有效避免冲突。
二是分层编制,刚弹结合。濮阳市按照“单元+街坊”分层编制详规,兼顾规划刚性内容的有效传导和管理实施的灵活性,促进刚弹结合。单元详规有序实现“全面覆盖”,以龙山北一般单元为例,落实总体规划传导的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干道等内容,对单元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三横三纵”主次干道、豆固沟及两侧带状绿地、社区公园、消防站、强度与高度区间等进行刚性管控,确定设施位置、建设规模和边界形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游园、垃圾转运站等进行弹性管控,确定设施位置和建设规模,允许街坊详规在符合服务半径和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优化用地边界;并对建筑风貌等提出引导。街坊详规根据城市更新计划、近期建设等实际需求“按需编制”,落实单元详规强制性内容,明确地块控制要求,为项目规划许可提供依据。
图2:龙山北单元详规编制图
加强城市设计,促进详细规划精细化管理
在公共服务中心、商务商业中心、滨水地区、重要公园与广场等重点区域,积极开展详规与城市设计的协同编制,并将城市设计重点管控内容以附加图则形式落实到详规成果,加强详规的精细化管理。在马庄桥重点发展单元马颊河西侧街坊详规编制中,按照生态、共享、开放、亲民的理念,严格控制沿马颊河开敞空间的建筑高度和公共通廊,控制西侧京开大道的建筑贴线率和地标节点的位置与高度,对街坊内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公共艺术设施等方面进行引导性控制。最终将空间控制、建筑引导和环境管控三方面内容纳入城市设计附加图则,强化街区开放空间、地标节点、公共通道及城市界面的控制,细化建筑体量、屋顶、形态、立面等设计要素,并对街区环境绿化和建筑色彩、材质等要素进行引导,确保规划严格执行和有效实施。
图3:城市设计附加图则
融合土地储备,促进详细规划与土地政策有效衔接
存量发展时代的详规承载着土地价值挖潜与利益格局重构的重要功能。在金桥片区重点发展单元详规编制中,增加与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土地征收、土地供应、增存挂钩等统筹,细化摸查现状用地权属,确定了包括集体土地、老旧商业、低效工业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储备重点区域,开展储备地块的规划控制分析,通过对预估土地价格、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成本、土地收益、奖励政策等详细经济测算,明确土地储备方式与供应路径,对详规方案进行反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最后根据项目建设重要性、储备难易程度、土地价值等确定开发时序,强化详规与“找地、整地、供地、建设”的全流程互动与管控。
图4:详规与土地储备融合示意图
结语
濮阳市通过详规编制实践探索,切实用好控规评估成果,推进详规分层编制,强化重点区域城市设计,促进与土地储备的有效协同。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不同类型单元详规编制方法的研究,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