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双重挑战,如何有效管理、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消息,近日,郑州市推出“一码看耕地”,探索实现“智慧耕保”,走出了一条用科技手段保护耕地的新路子。
在郑州市中牟县狼城岗镇东西狼社区文体广场,一块新式耕地保护宣传展板引人注目。“修建房子只能在建设用地的范围内,这里是基本农田,咱一定不能占用。”宣传展板前,狼城岗镇西狼村村支书周大岭正在为村民讲解“一码看耕地”的应用。
有别于传统展板单纯罗列耕地保护条例,这块宣传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标明了耕地中鼓励种植的农作物,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四严禁”、耕地保护“六严禁”等耕地保护常识。同时,在展板居中醒目位置,还印有一个大大的二维码,使用手机微信扫码,即可进入“一码看耕地”页面。手机程序会根据扫码者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显示出本人所在村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分布范围。通过系统中的“图层切换”功能,使用者还可在卫星图片和带有路网标识的2D平面地图之间进行切换,方便寻找身边的耕地所在地。且在“一码看耕地”页面中设置了“政策”和“举报”两个功能按键。
“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在永久基本农田中不允许进行的各类非农化、非粮化的违法行为,并可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拍照和定位,实现一键举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处处长郭建民介绍说,“一码看耕地”的“看”字,一是查看,群众可以查看到自己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信息;二是看护,可以随时监管自己的耕地,看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与此同时,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发动全市乡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村支书进行耕地保护政策宣讲。
“原以为自己的地想干啥就干啥,有了这个二维码才知道,基本农田是不能种树、挖塘的,只能种植农作物。提前了解清楚了,能让老百姓少走冤枉路,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荥阳市高村乡前啳子村村民赵文章感慨道。
据悉,在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行“一码看耕地”举措中,前期设置在荥阳市、中牟县、金水区等122个村庄中的耕地保护宣传栏里,内容含括耕地二维码、耕地位置、永久基本农田位置、面积、用途和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耕地保护政策,群众反映良好。目前,已在各县(市、区)社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政务大厅、村务公开栏、群众活动广场等人流量较大位置张贴海报2530张,向郑州全市2304个行政村村干部发放“一码看耕地”二维码即时贴,营造社会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原来村民想搞林果种植或发展坑塘水面养殖,但因为不了解土地性质,只能到镇政府土地部门核准地块地类,非常麻烦。现在有了这个二维码,站在田间地头就能清楚地块地类,方便了群众,也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村子里违法违规占用土地的现象大幅减少了。”狼城岗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白云龙对“一码看耕地”的成效很是称赞。
近年来,郑州市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设立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公室,实行严格考核、重大问题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有力推进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进出平衡”,按照“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原则,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并重要求,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提升,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王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