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河南省新乡市、开封市、洛阳市等地的田间地头、工矿厂区,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黄河中下游流域地下水污染防治”“省级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组的技术人员,正在紧张进行水样采集和样品运输工作,以确保为项目成果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近年来,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着力提升自然资源监测能力,积极服务地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保护修复,为河南省生态强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专题研究 为重点区制定科学修复策略
河南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20年10月,《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由原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院(现为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与河南省林业规划调查院具体编写。作为《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的重要专项规划,该规划根据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创新性地将“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融合了起来。
为了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原河南自然资源监测院严格按照《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成立了以院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和专家顾问委员会,明确规划专题研究内容及承担单位,夯实规划编制的组织保障。
工作组采用外出调研与专题研究齐头并进的方式开展工作——组织编制专班业务骨干,赴南阳丹江口水源地、郑州黄河湿地保护区、安阳矿山集中开采区、濮阳金堤河湿地、商丘黄河故道等生态问题重点区域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省各地的生态现状及发展需求;同时针对河南省重点生态问题、区域性水平衡、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等开展专题研究,制定相应的科学修复策略,提出了构建“一带一区三屏三廊多点”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的设想。
为了增强该规划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工作组还邀请了住建、林业、地矿、环保、水利、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听取相关意见建议;向省直各相关单位及各地市共39个单位征求了意见。2021年12月,该规划通过评审,于12月31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
该规划的实施,可为河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等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提供技术支撑 助力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
由于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和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累积叠加,河南省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曾经十分突出。
为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河南省先后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承担了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河南省)历史遗留工矿土地整治项目、黄河流域(河南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技术支撑服务工作。
其中,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含5大类53项工程249个子项目,总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旨在修复项目区受损的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巩固太行山生态屏障,保障华北平原、京津冀周边的生态安全。
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河南省)历史遗留工矿土地整治项目和黄河流域(河南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共下达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目标面积2118.74公顷,旨在通过项目实施,降低扬尘污染,改善地区的地貌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改善百姓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河南省)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和黄河流域(河南省)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已全部完工,共完成治理图斑517个,面积2339.97公顷。南太行工程子项目进度已完成99.6%,完成矿山治理面积289.79平方千米,治理河道长度287.65千米,新增土地整治面积80.7平方千米,新增林地面积69.23平方千米。
通过多方努力和项目的持续实施,河南省现在的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及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提升监测能力 服务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超采区治理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好生态的重要组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多年来,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一直承担着全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进一步扩大地下水监测的覆盖范围和提高监测精度,2016年,该院在国家级自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实施了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成省级地下水监测井387个,形成了较完整的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监测网络。同时,该院定期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监测站点辅助设施巡查、监测设备校核及维护、监测站点辅助设施维护、监测井洗井等工作,构建了科学有效的监测设施运行维护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自动化设备上线率超过95%,自动监测数据有效率超过97%,保证了监测站点的良好运行和监测数据的准确读取。
截至目前,该院已取得了地下水水位、水温监测数据各2000余万条,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3101组,为省政府、水利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超采区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该院承担了“黄河流域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监测(河南水质采样)项目”,针对河南省内的76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开展了地下水水样采集工作。采样工作人员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共采集样品782组,完成了所有考核点位的样品采集、运输和流转等工作。
此外,该院还承担了中央环保投资项目——河南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任务,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完成428个地下水监测站点的钻探、成井工作,并按照统一标准完成监测站点井口保护装置等附属设施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建立了河南省以平原区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为主,丘陵区岩溶裂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为辅的以水位、水温和电导率三参数自动监测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强化了对地下水污染源源头防治和风险管控,实现对全省区域地下水以及沿黄生态廊道、国家重大工程沿线及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等有效监控,为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超采区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十四五”时期,该院将继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能力和生态修复技术支撑水平,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核心业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等国家级生态修复项目和自然资源系统省级以上生态修复项目的监管服务工作,协助开展全省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储备库建设和生态修复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着力做好全省自然资源生态遥感动态监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调查工作,建立黄河流域、南太行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基础数据库,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编辑:厅宣传办 岳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