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刘立新 时间:2022-03-28 07:55 浏览人次

  “结合重大项目建设需求,我们坚持统筹发展与耕地保护,不断提升用地服务质量和效率。2021年组卷上报用地82批次11056亩,有效保障了双汇第三工业园、中粮面粉全产业链、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等65个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赵鹏介绍说,2021年以来,漯河市在做好资源要素保障上主动创新,通过推行“三批滚动、三级调度、三班服务”的“三三制”工作法,实现了用地审批服务和效率双提升。

推行三批滚动 坚持“地等项目”

  2021年,在河南省“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活动中,漯河市共有127个项目被纳入其中。

  聚焦产业项目落地,漯河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谋划项目达到“对上可争取、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标准,对纳入省“三个一批”的项目实行分期转化、全流程跟踪,紧盯“签约一批”项目落地率,确保签约一个落地一个。

  为实现“拿地即开工”,漯河市对谋划的“三个一批”项目实行分期推进。对于“签约一批”项目,在土地要素保障上推行轻资产项目“拎包入漯”、重资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实行“产业项目带规划报地、新增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做到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该市要求当期“签约一批”项目力争2个月内、最迟1个季度内全部完成用地手续办理,确保滚动纳入下期“开工一批”的项目开工率达到100%。

  为做到“地等项目”,漯河市对“三个一批”项目实行用地滚动管理,建立分期用地项目库,强化熟地保障,要求全市每年常态化、滚动化储备产业项目熟地2500亩以上,每个县(区)每年储备熟地350亩以上,每个功能区每年储备熟地250亩以上。同时,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通过增减挂钩途径保障项目用地,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土地,争取更多用地计划指标,每个县(区)保障500亩“先建后拆”循环使用额度,做到报走一批、盘活一批、储备一批,循环滚动,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

实行三级调度 提升供地效率

  为强化职责分工,漯河实行市委、市政府和市直部门、县(区)三级调度制度,将“三个一批”项目用地保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周交办、月讲评会议固定事项,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一周一个“节拍”,统筹解决报批土地中涉及的指标匹配、占补平衡、社保费用缴纳等重点问题,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局每周跟进落实情况。

  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谋划,变前置为容缺,变串联为并联,实行日报告、日调度,切实压缩审批时限。明确完成法定公告后,在保证组卷质量的前提下,将土地组卷审查时限由7个工作日、补正时限10个工作日统一压缩为3个日历日,卷宗在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内部会审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各县(区)根据用地需求建立用地台账、用地组卷报批计划,对县、乡、村三级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安排专人负责,明确时间节点,快速推进项目用地报批。被纳入漯河市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的双汇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仅用1个月就办完了用地手续,实现开工建设。

提供三班服务 实现应保尽保

  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了指导服务、联审联批、跟踪协调3个工作专班,对项目用地实行全链条跟踪服务。

  其中,指导服务专班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用地组卷报批专题培训,从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土地征收到土地出让、方案审批,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确保出市报省的卷宗零差错、零退卷;联审联批专班实行受理即办理模式,开展集中会审、联审联批,并进行周统计、周通报,开辟网络化、可视化办理渠道,实行逐项目、逐事项清单化,有问题的一次性告知补正,切实做到高效审批;跟踪协调专班负责安排专人对接协调出市报省项目,对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的意见,及时组织落实整改,加快报件的审批进度。

  “我们将围绕重点项目及时落地,持续优化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不断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更好更有力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关于下一步工作,赵鹏如是说。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