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涉及自然资源工作?
2020年工作回顾
(一)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二)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抵御严重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全力应急抢险救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
(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消费扶贫。
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
长江、黄河、海岸带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得到加强。
(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七) 加强依法行政和社会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
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100万套。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三)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五)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主要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今年重点工作
(一)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
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三)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稳定和扩大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进一步拆除妨碍民间投资的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社会资本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完善灌溉设施,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深化供销社、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六)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七)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拥有更多碧水蓝天。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八)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
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切实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