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的生动实践——洛宁县建设洛阳南部生态涵养区调查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0-11-30 15:17 浏览人次



洛宁农业特色鲜明,绿色优势凸显。李峰摄


近年来,洛宁建设了豫西苹果谷、关庙沙梨谷等18个沟域经济示范区。李峰摄



洛河两岸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湿地公园于一体的生态长廊。李峰摄


  坚持生态优先,做绿水青山的“守望者”

  “这几年洛宁的天越来越蓝了,水越来越清了!空气呼吸起来顺心、水喝起来放心、漫山遍野看起来开心!脱贫摘帽、经济发展,日子过得更舒心了!”洛宁当地干部群众用“四心”来形容亲身感受到的可喜变化。

  作为典型的豫西伏牛山区林业县、农业县,洛宁县是洛阳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洛阳饮用水源地,山水生态秀美,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特色鲜明,绿色优势凸显。

  “十三五”以来,洛宁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洛阳市委要求,坚持生态优先,把守护好绿水青山当作头等大事,主动当好洛阳副中心城市的“大氧吧”和“后花园”,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减缓,依靠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县域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众多国家级、省级荣誉榜上,洛宁县委书记张献宇最感自豪的要数“生态牌”:“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魅力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中国特色竹乡”“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以及“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

  生态美,发展优。去年5月9日,经省政府正式批准,洛宁在洛阳市第一批摘掉戴了35年的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帽子”。在省委、省政府发布的2019年度“光荣榜”中,洛宁县获评2019年度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先进县(市)。今年上半年,洛宁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6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居洛阳全市第二、九县(市)第一;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969元、4864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速全市第一。

  治理水土气,全域洗个“净身澡”

  “几年前,洛河滩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现在县城南北对称发展,三座洛河大桥横跨其间,河面碧波荡漾,游走在两岸的绿廊绿道上,十分惬意!”作为土生土长的洛宁人,正在散步的群众王国峰说。

  作为黄河中游重要支流,洛河自西向东流经洛宁县域全境68公里,涉及15个乡镇。洛宁县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做好洛河生态保护、治理。

  大力实施“生态双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达标县),协调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计划”。对乡(镇)领导建立任期绿色档案,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为保障“一河清水进洛城”,洛宁县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重点流域整治,建成16.95公里的洛河生态治理一、二期工程,打造集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湿地公园于一体的生态长廊。

  持续开展水源地保护、全域清河、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县区域内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达到100%,洛河出境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污染防治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同时,洛宁县下大力气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凤翼山地质灾害治理、杜河山体修复等项目,成功创建“绿色矿山”6个、在建6个,数量全市第一。

  强化污染治理,“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并重,对涉污企业严格落实治理、停产。严抓“散煤”管控,严抓工地扬尘,严抓车辆尾气,严抓农业、生活面源污染,让大气净化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根据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发布的数据,洛宁县2019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8.9%。今年以来,空气优良天数已达28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连续3年在全省115个县排名中进入前20。

  全域绿化提质加速,山川塬穿上“靓衣裳”

  2018年,《洛宁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出台,将洛宁发展定位为“洛阳南部生态涵养区、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区、中原绿色矿业发展基地、山水宜居生态旅游城市”,城市性质定为“豫西绿色产业基地、洛书文化旅游名城、山水宜居生态城市”。

  按照规划,洛宁县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围绕“山、水、林、文”四篇文章,着力塑造“一河润城、两山望城、水链织城、绿园荫城”的城市山水景观新风貌。

  启动实施城区“三横五纵”水系改造工程。高标准建设了城区滨河公园和凤翼山生态公园,实施绿地游园及城区绿化项目36个,新增城区绿地面积4.8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04平方米,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99%以上,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洛宁县县长周东柯介绍,洛宁县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协力植绿”,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计划。2016年至今,累计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了生态造林、退耕还林、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生态廊道网络工程建设、村庄绿化、国储林建设、公益林建设等重大林业项目,建成了凤翼山森林公园,重点实施了郑卢高速两侧可视荒山绿化、凤翼山东区、西区绿化等精品工程。

  2016年至今,全县累计完成造林30.24万亩,森林抚育65万亩,完成2100公里廊道绿化,对全县390个村庄进行了绿化美化,现有廊道绿化率达到100%,全民义务植树7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53.3%,林木覆盖率达65%。

  生态涵养,美在乡村。洛宁县多措并举建设美丽乡村,先后争取和实施了长水镇长水村、罗岭乡罗岭村、故县镇寻峪村等6个省级和回族镇中原村、上戈镇杜河村等1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农村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聚焦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长出“摇钱树”

  “滔滔洛水畔、浓浓粮果香,苹果甘甜脆、沙梨味悠长”。11月19日,洛宁县“洛水山肴”金珠沙梨产品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行,标志着以金珠沙梨为代表的洛宁特色农产品将正式走上首都及全国人民餐桌。

  多年来,洛宁县按照省委、市委领导提出的“特色鲜明、绿色生态、产业融合”三要素,坚持“一乡一沟域、一沟一模式、一域一特色”的总体思路,谋划建设了豫西苹果谷、关庙沙梨谷等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在内的18个沟域经济示范区。截至目前,该县优质农产品“三品一标”总面积49.5万亩,位居洛阳全市第一、全省先进。

  沟域经济促使了生态旅游的热度持续上升。洛宁县按照“树立全域游理念、打造专精特之路”的要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心一廊一环五区”的生态旅游体系,重点实施5A级景区和3A级乡村旅游景区创建,着力培育了玄沪河洛书小镇、牡丹康养小镇、爱和小镇、金果小镇、竹梦小镇农文旅融合“五朵金花”。其中,“上戈苹果”“马店金珠沙梨”“德青源金鸡”等品牌农业带贫模式更是位列全省“十大带贫模式”之首。

  以总投资88.77亿元的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引领,洛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风力发电、手机智能光电生产、牡丹籽油精深加工等一大批产业转型项目。洛宁紫金黄金公司、洛阳永宁有色科技公司2家企业通过省级“绿色工厂”验收,发恩德、坤宇、华泰等3家矿业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美好的生态环境,先后吸引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等赛事活动在洛宁举行。“山水田园、秀美洛宁”生态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绿水青山是洛宁的宝贵财富,也是洛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张献宇说,洛宁将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洛宁最宝贵的原生态资源,统筹做好“山”“水”“林”“文”文章,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让洛宁山更绿、水更清、林更茂、生态更秀美、人民更幸福。

  张献宇表示,洛宁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洛阳市委要求,坚决克服自满、等靠、安逸“三种心态”,强化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跳出洛宁看洛宁,走出大山看大山,主动融入洛阳副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建设大局,把“出山”的意识、“登山”的精神树起来、立起来,坚持“开放引领、融城入圈、绿色发展”,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厅宣传办  卢博豪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