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中筑起绿色长城 林海上绘就生态画卷——自然资源系统精神文化述评之五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卢博豪 时间:2019-09-24 00:00 浏览人次

本报记者 焦思颖

“地球较20年前更绿了。”

2019年2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全球卫星图所显示的地球最新生态状况:过去20年来,地球表面新增超过200万平方英里(约5.18亿公顷)的植被面积,相当于多出一块亚马孙雨林。其中,仅中国就占全球绿化面积净增长的25%。这25%中,有42%来源于植树造林工程。

这份郁郁葱葱的绿色画卷中,活跃着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造林人的身影。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他们让贫瘠的沙地变为绿色林海,他们以中国人的非凡智慧,在绿化沙漠的同时,也标注下一个绿色的精神坐标。

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塞罕坝人战风沙、抗严寒?什么样的力量,让一棵棵小树汇成绿色林海?又是什么样的境界,让这份绿色留在人们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艰苦奋斗绘下万亩林海绿色画卷

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绿色雄鹰,112万亩人工树林,紧紧扼住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肆虐。

然而,时光倒回过去,塞罕坝却是一片蛮荒之地,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仅180公里,有专家断言“如果这个沙源阻挡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子里扬沙子”。

塞罕坝原本不是沙地,《围场厅志》记载此地“落叶松万株成林,望之如一线,游骑蚁行,寸人豆马,不足拟之。”康熙曾多次带领将士来此围猎,还即兴留下诗句“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日暮帷宫近,风高暑气藏。”

然而,曾几何时,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大批流民涌入,肆意垦荒,致使塞罕坝绿色元气大伤。后又几经军阀劫掠,森林荡然无存,塞罕坝一片荒凉。

为遏止沙漠,涵养京津地区水源,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这支紧急集结的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在1962年的深秋,挖下了塞罕坝的第一个树坑。

从一棵小树到一片林海,年轻的塞罕坝人以对自然的忧患、对国家的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人与自然的奇迹。

这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塞罕坝冬季寒冷且漫长,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顶烈日、战风沙、抗严寒,苦寒的气候磨炼着塞罕坝人坚毅的品格。“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诉说着塞罕坝人视苦难为浮云的豪迈。

这是一段奋斗的岁月,从造林成活率不到8%到112万亩树林,从每年春季造林到春秋两季造林,塞罕坝人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面对困难,塞罕坝人没有低头,全场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改进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为了引进落叶松,精挑细选树苗,精心测算栽植密度,确保所有苗子全程保湿,覆盖草帘,以防阳光照射,终于在塞罕坝留下了落叶松的根。这其中,磨出了老茧,磨坏了多少锹镐,有过多少绝望与悲伤、坚韧与抗争、寂寞与孤独,终于换来了塞罕坝的绿荫浓浓。

56年,塞罕坝人不畏艰险,不惧失败,誓将沙漠变绿洲;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敢教日月换新天。“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苦乎累乎不在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支持着他们,一代接着一代干,用双手绘下了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开拓创新书写高寒沙地造林历史

治沙看似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却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尤其需要创新。

“行不行,得试了才知道”。56年来,科学求实,大胆创新,在塞罕坝从来没有断代,传承延续至今。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5种极端环境于一体,塞罕坝自然条件之恶劣世所罕见。然而,秉持着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塞罕坝人闯出了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书写了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

种质资源,是治沙之本;种植方法,是治沙重器。为调整单一树种结构,塞罕坝人用雪藏法贮藏樟子松种子,攻克了高寒地区育苗关,创下了我国樟子松引种地区海拔最高的纪录。之后,又改造了苏联进口的种树机,将它由只能在平地种树的性能,改造成了在山地、丘陵照样能种树。由此,机械种树大获成功。从那时起,塞罕坝营造百万余亩人工林的大幕就此拉开。

依靠科技创新,塞罕坝人在平均海拔1500米、最低气温超过零下43摄氏度的高原地区,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5万吨。

依靠科技创新,塞罕坝人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创造出一个个营林技术的新突破,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依靠科技创新,塞罕坝形成了一个具有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多样生态系统的区域,可以为植被恢复与重建、荒漠化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成为应对气候变暖的有力例证。

塞罕坝人以自身的成功实践向全世界证明: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机制,“地球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这一生态成果既是对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科学自然观的生动阐释,更彰显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大道之行。

久久为功记录生态文明发展进程

时光是最好的证人。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绿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里都记载着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

从50多年前的369名造林人,到如今近2000名的护林人,三代林场人坚守国家赋予的使命,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代代人为一个绿色的梦想而努力,一代代人为一个绿色的传奇而奋斗。

天谙其道,欲兴中华,留下一个塞罕坝这个高地让它发育成长。可又有天地不仁,带给塞罕坝无尽的荒凉,磨练这个古老民族的坚韧心性。造物主所赐予的塞罕坝人的宝藏,由一代代塞罕坝之子竭尽心力去寻找,谱写了一首足以撼天地泣鬼神的生态革命之曲。

56年筚路蓝缕,三代人艰苦创业,塞罕坝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80%,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塞罕坝绿色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没有艰苦奋斗的责任担当,没有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没有矢志不渝的接续传承,很难获得成功。苦以坚韧,必有所得。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对于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人,时间终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奖赏。只有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百折不挠、长期作战,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汇涓流而成碧波。

“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从茫茫荒原,到人工林海,从风沙漫卷,到天蓝地绿,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传奇,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魏巍曾为塞罕坝精神写过这样的一首诗。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的绿色长城就孕育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