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李倩
“土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千万年来,人类脚踩大地,向土地倾洒真情与汗水,书写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源地,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伟大的发展史同时就是中国人珍惜保护土地、开发利用土地的历史。广袤田野上,土地传承着养育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
水土决定果实的味道,文化决定治理土地的水平。自然资源人践行厚土守土、依法亮剑、为民服务的精神,努力将国家发展的蓝图变为现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变为实景。
厚土守土 忠诚守护良田,保住饭碗盘活资源
用地球7%的耕地养活近20%的人口,当西方国家质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人的回答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新中国成立70年来,自然资源人牢记使命,坚定做好厚土守土的“麦田守护者”。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一直以来,自然资源人始终紧绷耕地保护的弦,恪尽职守,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确保“饭碗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1987年,深圳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用地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敲响新中国土地管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第一槌”。1988年,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爱华村诞生了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铸成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从单纯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再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从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从城市水泥钢筋丛林的“虎口”里夺地,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真正落在田间地头;从土地整治到国土整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释放“1﹢N”综合效应……新中国土地管理走过的每一步,都浸透了自然资源人的热情和智慧。进入新时代,自然资源人以更广阔的视野认识和对国土的敬重,更系统地思考土地问题。2019年8月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格外引人瞩目的亮点是,所有“基本农田”都被冠以“永久”的前缀。
“厚土守土”是自然资源人的最大本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自然资源人的眼里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因此,他们注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永久基本农田与森林、河流、湖泊、山体共同形成了城市生态屏障,成为城市开发的实体边界,倒逼节约集约用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让强起来和美起来交织成繁荣发展的新篇章,这就是自然资源人的愿望。你看浙江杭州,都市霓虹、农田景致、湖光山色,三景交相辉映,好田好山好水好风光,成为靓丽的城市新名片。你看湖南安仁,集农田保护、农业示范、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稻田公园”,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创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自然资源人在神州大地厚植“厚土守土”精神,用心用情盘活了国家的土地资源。
依法亮剑 严格依法管地,书写绚丽生命答卷
千年来,民间尊称掌管土地的神仙为“土地爷”。权为民所用,现实中的“土地爷”们甘当人民公仆,他们前赴后继、无怨无悔,用智慧、青春、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成亮剑精神,捍卫《土地管理法》赋予的严格依法管地的神圣职责,在大地上书写自然资源人人生价值的答卷。
亮剑就是将改革纳入法治体系,敢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为发展扫清制度障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浓缩社会基本底线共识,赋予了农民更多土地权益,试点探索的成功经验已上升为法律,写入新近修正的《土地管理法》。
亮剑就是当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敢于革自己的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不久前,自然资源部砍掉半数规范性文件,彰显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勇气、破除陈规旧矩的决心,迈出了自然资源管理事业与时俱进的新步伐。
亮剑就是违法行为面前,不畏强暴敢于动真碰硬。夏继良,生前为浙江省桐庐县合村乡土地管理所副所长。他忠于职守,在制止一起违法占地行为时,遭到犯罪分子殴打光荣牺牲,时年43岁。蒲先云,生前为四川省宜宾市旧州区黄桷坪乡土地管理员。他秉公执法,一次执行公务时被违法占地分子杀害,时年35岁。他们无愧于共和国“土地卫士”的称号。
亮剑就是扎根基层,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奉献。2010年,在无数个深夜加班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安宁乡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韦寿增的生命定格在永远的31岁。他用从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安宁乡的每一寸土地。2011年,“资料……交局里……”人称“活地图”的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驻农垦总局绥化分局嘉荫国土资源所副所长姜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牵挂农场建设选址。2017年,河南省内乡县赤眉国土资源所副所长杨武伟倒在了去往扶贫拆旧复垦点的路途中。为了制止违法用地,他得罪过很多人,但辖区没有发生过一起涉地信访案件。
亮剑之时,他们从未想过永垂不朽,只是竭尽全力让法治精神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在这土地里,终将长出五谷丰登,长出昌盛家园,长出百姓笑脸。
为民服务 高擎务实之帜,唱响时代主旋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地上一间房、一栋屋,安放着中国人的美好生活。有恒产者有恒心,“小窗口”连着大民生,不动产登记是自然资源部门服务社会的最前沿。不动产登记人讲实干、重实效,唱响了为民服务的时代主旋律,以一个团队展现了自然资源系统的精神风貌。
讲述昨日长安繁华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度不减。在江苏,不动产登记人的“十二时辰”,仍在继续——
子时。2018年10月16日,句容市加班完成服务热线升级,确保第二天群众咨询更加方便。
丑时。2016年6月28日,深夜的南京市中山路不动产登记大厅灯火通明。市民领取了南京历史上最后一本土地证,不动产登记系统一次性成功完成切换上线。
寅时。2018年6月6日,海安市业务骨干加班至凌晨三点半,完成两家单位紧急申办的不动产转移登记。
卯时。2018年2月7日,盐城市启动“绿色通道”,清晨六点多就开始受理材料办证登记,帮助某公司度过年关。
辰时。2018年1月25日,经过暴雪洗礼的无锡,冰冻低温。登记人员7点半出发,前往医院为94岁高龄卧病老人服务。
……
酉时。2019年4月29日,淮安市不动产登记窗口全体工作人员下班后仍坚守岗位,确保学区房业主能够按时取得产权证书,为孩子入学报名。
亥时。2019年3月23日,某企业因历史原因造成宿舍小区多年无法办证。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人员当天走访现场,加班办证。当晚23点,383户居民领到不动产权证。
上海推行“一网通办”,不动产登记像网购一样方便;浙江二手房买卖过户在“最多跑一次”基础上,升级为“零跑腿”;广西南宁承诺24小时“不打烊”,电子不动产权证书像电子身份证、电子驾照一样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为民服务是自然资源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的事业必定万古长青。
《春秋·繁露》有云“地明其理,为万物母”;《汉书·礼乐志》有云“后土富媪。”这是我们祖先对土地的至上赞美和敬畏。新时代的自然资源人在“厚土守土”、依法亮剑、为民服务精神的传承下,必将让脚下的土地流传千秋万代,让土地上的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