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底镌刻中国深度 时代英雄熔铸深潜精神——自然资源系统精神文化系列述评之三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卢博豪 时间:2019-09-23 00:00 浏览人次

本报记者 赵建东

大洋深处,有这样一支中国团队。他们坚持“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工作理念,践行“用匠心、出精品”的业务标准,一次次创造纪录,又一次次刷新纪录;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长年奋战在海中央,不断潜入热液区,游历海山区,探索冷泉区,勘查洋中脊,研究神秘的海底世界;他们足迹遍布七大海区,百分之百安全下潜,探索了一条边试验、边改进、边应用的国家战略性高技术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之路,建构了一套完整的载人潜水器深潜作业技术体系、规程及标准,开辟了我国深渊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他们,就是中国载人深潜团队。

诞生于21世纪的中国载人深潜团队特色鲜明,以非同寻常的决心、信心、耐心、细心作出了突出贡献,凝练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体现了人类探秘自然的坚强意志。

201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载人深潜英雄集体和载人深潜英雄的决定》印发。2013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勉励大家团结拼搏、开拓奋进,推动我国海洋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成绩。

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始终做到万无一失

茫茫大洋蕴藏着美丽的海山、丰富的矿产、多彩的生物……进入21世纪,我国科学家加大了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资源的调查力度。大洋科考对深海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载人潜水器呼之而出。

2002年,我国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启动,后命名为“蛟龙”号。

“蛟龙”号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潜水器本体系统、水面支持系统、潜航员系统、潜水器应用系统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保证下潜人员生命安全,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载人探索深海大洋,在我国发展史上可谓开天辟地。所有的研制都无章可循,从零开始。没见过载人潜水器实体,“蛟龙”号总体组就反复研究外国潜水器的图片,按照下潜的基本原理,先制作模型,再改进设计,精益求精;没有支撑“蛟龙”号的水面支持系统,团队就改造“向阳红09”船,发明A型架,反复计算吊运重量,演练船与A型架的配合协调,确保绝对安全可靠;没有专业潜航员,相关部门就全国海选,认真指导他们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他们驾驶“蛟龙”的本领。

从50米下潜深度到7062米,从海上试验到试验性应用,一切都是新的,更加考验载人深潜团队的严谨和创新。为了查找故障点,载人深潜团队一次又一次地下潜,即使将自身处于危险之中,也依然一遍又一遍排查问题,解决难题。为了建立水面与水下通信,海试现场指挥部连夜商量对策,“向阳红09”船克服老船缺陷,在潜水器下潜期间关掉一台主机,低速旋转,减小噪音,排除了第一大难题。“蛟龙”号采样篮丢了,制作一个替代品;用于通讯的换能器底座坏了,另辟蹊径修好;潜水器底脚支架报废,想方设法修改完备……

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始终团结协作,默默拼搏,无私奉献,不断攀登深海科学探索的高峰。中国的科学家终于在21世纪亲入海底,开始了身临其境的海底科学考察。

严格、慎重、细致、实用,凭着这样的精神,“蛟龙”号成功研制出来,圆满完成了海上试验和试验性应用两个阶段。

曾担任“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时间可以淡化一切事物,却无法淹没强大的精神。蛟龙号一切成绩的取得,最大助力就是载人深潜精神。这精神是人生态度,是气概情怀,是理想信念,是能够凝心聚力的传承!”

以协作为科考基础,不断创造辉煌成果

茫茫海底,古今几人得见?即使“见多识广”的海洋科学家们,初入海底也已惊呆。

“耳状章鱼的两只‘耳朵’竖起来,几只‘脚’慢悠悠地张开,像一条漂亮的花裙子飘舞。”第一位在大洋乘坐“蛟龙”号科学下潜的中国科学家王春生的那次海底经历,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和王春生一样,多名中国海洋科学家十多年来搭乘“蛟龙”号不断潜入海底,除了身临其境,还获取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矿物、沉积物、水质等样品。

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为科学家搭建探索深海、研究深海的可靠平台,充分展现“蛟龙”号探秘海洋的多方面能力,是中国载人深潜团队的使命和任务。每一次下潜,母船、潜水器、潜航员、技术人员、科学家都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团结协作中不断撷取累累硕果。

人们不会忘记,在南海,载人深潜团队初步查明了南海冷泉区和海山区生物群落特征,获得了高质量结核、结壳样品及数据资料,为多项深海研究提供了支撑……

人们不会忘记,在西太平洋深渊海沟区,载人深潜团队初步查明雅浦海沟北段西侧生物群落结构,认识了其微生物、细菌、古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揭示了食腐端足类在近底层的分布规律……

人们不会忘记,在东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载人深潜团队基本查明我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的结核分布特征;在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初步了解了维嘉海山区富钴结壳的分布范围,初步探明了采薇海山与维嘉海山巨型底栖生物分布具有良好的连通性。

在西南印度洋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基本查明龙旂热液区热液活动及热液产物分布特征;在西北印度洋我国热液硫化物调查区,初步查明“卧蚕1号”“卧蚕2号”“天休”“大糦”4个作业区的热液区位置……

到目前为止,“蛟龙”号已累计下潜达158次,足迹遍布中国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七大海区,百分之百安全下潜,广泛应用于资源圈占、矿区勘探、生态调查、深渊科考等作业领域,为维护我国在国际深海大洋的权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放眼世界载人深潜历史,这是一份优秀的答卷。

以拼搏为人生乐章,持续谱写壮美诗篇

迎着朝阳,披着晚霞,顶着星辰,奋战在海中央……十多年来,每一次出海科考、下潜海底,中国载人深潜队伍都是这样忘我工作。

2009年国庆假期,在我国南海,潜水器首次突破海底1000米,队员们向着五星红旗,激动地高喊“祖国万岁”,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冒着风雨入海,迎着彩虹凯旋。首次突破7000米深度时刻,海上现场指挥部里,队员热烈欢呼“胜利了”。

2015年2月,在印度洋,用于吊装潜水器的水面支持系统A型架左侧马达突然漏油,无法回收“蛟龙”号。舱内三名下潜人员面临生命危险。“向阳红09”船轮机长刘军带领部门机工通宵达旦,修好马达。三名下潜人员出舱,热泪盈眶地拥抱刘军。

拼搏中彰显奉献的美德,使平凡的人做出伟大的事。“蛟龙”号成功的背后,有着中国载人深潜队伍无数次类似动人的细节。夜深人静时,他们挑灯夜战,排除一系列故障;风雨如磐时,他们岿然不动,默默坚守岗位;波浪滔天时,他们沉着应对,安全布放和回收潜水器;亲人离世时,没有送别最后一程;孩子出生时,没有听到第一声啼哭……

夙兴夜寐,孜孜以求。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十多年间,以卓越的成就,一次又一次提振和鼓舞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新中国70年发展进程中的一支光彩夺目的队伍。

2019年,“蛟龙”大修完成,整装待发;新母船“深海一号”也即将交付使用。

新时代再起航,“蛟龙”将开始新的使命——科学应用。面对人员更换、协同作业、制度创新等一系列新的变化,中国载人深潜团队将继续大力弘扬载人深潜精神,为我国深海大洋科考事业作出新贡献。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