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光荣”文化基因 弘扬地质人时代精神——自然资源系统精神文化系列述评之二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卢博豪 时间:2019-09-23 00:00 浏览人次

本报记者 周飞飞

如一团火,燃烧在一代代地质人的心中;如一道光,照亮了地质工作曲折前行之路;在地矿行业,“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就是一种文化基因,历经几十年的积淀和磨砺,成为世代传承、指引地质工作者不懈追求、勇攀高峰的延绵血脉。

1983年的春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人们总结地质人的文化精髓,提炼出了“三光荣”精神。从此,“三光荣”成为地质人的行为规范,成为他们内心的一面精神旗帜。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一代代地质人在信仰的旗帜下,书写了至诚报国的壮美诗篇。

1949年5月,远在英国的李四光收到周恩来总理邀请回国的函件后,立即准备启程。然而阻碍重重,直到第二年的4月,他才辗转回到祖国怀抱。从这一刻起,李四光的目光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国家的需要和地质事业的发展。经济建设能源紧缺,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推动石油地质工作;国防需要铀矿资源,他指导开展铀矿勘查;人民遭受地震灾害,他通过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探索推动地震预报;地质人才缺乏,他编写《地质力学概论》,办学习班亲自授课。在李四光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枕头下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的是他临终前对国家发展地热的思考:“……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上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为人民所利用……”

2017年1月8日,有一名为了祖国地质事业而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并在地球探测科学领域留下诸多成就的科学家,因积劳成疾,年仅58岁便离开了他挚爱的科研战线,他就是中国地学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在地质行业,李四光、黄大年这样以事业为重的科学家数不胜数。他们思索和追逐的,从来就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国家建设、人类进步需要攻克的地学难题。地质事业就是他们至诚报国的舞台。

今天,在信仰的旗帜下,更多的地质工作者砥砺前行。他们研制万米钻机、实施地震剖面,向地球深部进军;他们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风雪中穿越南极冰原,在数千米深的海底探查未来能源;他们行进在烈日炎炎的无垠荒漠、寒冷刺骨的雪域高原,甚至把目光投向遥远星空,从行星地质的角度认识自然;他们严密监测着地球的活动断裂和地质灾害隐患,研究地震等灾害的孕灾机理、发生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安全殚精竭虑;他们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探索着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以找矿立功为荣。地质调查和找矿突破始终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到新中国的百废待兴,再到4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迅猛发展,几代中国地质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为国家繁荣、民族强盛贡献力量。在新中国建设发展过程中,地质调查和找矿突破,一直功勋卓著。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迫切需要能源和矿产资源等工业原料。1949年,我国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只有两种,矿产品极为缺乏,产量更是少得可怜。哪里有国家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燃烧着火一般的热情,新中国的地质人冲向深山密林、湖野平畴,在找矿热潮中建功立业。在他们不懈奋斗、流汗流血乃至付出宝贵生命的背后,诞生了支撑国家发展的各类矿产资源基地。正是地质人找矿立功的精神,成就了国民经济社会70年来的高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探明储量的有159种,铅锌、钨、锡、锑、稀土、菱镁矿、石膏、石墨、重晶石等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矿产资源大国。

进入新时代,“找矿立功”已经被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为了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地质人探索新的找矿空间,推进“找矿突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新格局;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们应用绿色勘查技术,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找可燃冰等清洁能源,探测、改善水土质量;为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密切监控“不平静的大地”;为了托起“智慧城市”,他们集成数据,“入网登云”,让构造等地质信息一览无遗……

这些,都是时代赋予地质人的光荣职责。

以艰苦奋斗为荣。地质工作的特质就是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唯有不畏艰险、乐观向上,才能不辱使命。

1990年12月1日晚,胶东半岛风雪弥漫。山东六队607钻机班长董奎胜为了早点赶到机台换班,一个人抄小路在黎明中上路了。当走到离机台只有百米远的地方时,他脚下踩空,掉进一口5米多深的水井里。当人们发现他的遗骸时,只见他手指露出白骨,井壁道道血迹,最高离井口不到20厘米。那一年,他只有36岁。

2000年8月16日,西藏羌塘戈壁酷暑难耐。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作业组因车胎被扎无法前行,孙楠一与同伴徒步寻求援助。几个小时后,他迷失方向并与同伴失散,干粮和水全部耗尽。夜幕降临,戈壁气温骤降,他脱下自己的衣服一件件燃烧求救,第二天凌晨6时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

这只是70年来无数地质人经历危险的点滴片段。

地质队员们面对着的,是一个又一个“生与死的较量”:防不胜防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江大河的滚滚急流,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恐怖的毒虫叮咬,还有工作途中的交通事故……

地质行业的野外工作,点多线长、高度流动、分散作业,危险系数极大。而更加日常的,则是交通和通信的不便、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恶劣,以及常年离家的愧疚和孤寂。然而,却很少听到他们抱怨,相反,在他们的眼中,更多的是自然景色的壮美,在他们的心中,更多的是科学探索的乐趣,是收获大矿、完成使命的畅快和自豪。

这就是地质人,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集体,一群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扛得起重任的铁血儿女。

国家的需要、事业的召唤、品格的磨炼,构筑了“三光荣”的时代精神,引领地质人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

有一位地质人曾说,“献身地质事业”,是我们的信念;“找矿立功”,是我们的理想;“艰苦奋斗”,则给予我们坚韧。的确,有了信念就有了热情,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坚韧就有了力量。

时光飞逝,世事变幻。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光荣”精神是否已经过时?不,恰恰相反,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三光荣”仍然蕴含着力量。

比艰苦更能磨砺人的是繁华和腐朽。与过往相比,我们会面对更多缤纷复杂的诱惑,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信仰和定力,需要“三光荣”带给我们的指引——那里有沸腾的爱国情怀,有执着的科学精神,有坚忍不拔的坚强品格,更有地质行业一以贯之的敬业和担当。

“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但七队的年轻人依然选择坚守深山,为国找矿。这样做,绝不是因为我们木讷,没有情调;更不是因为我们傻,不懂享福。这样选择,是因为我们有梦想,力争实现灿烂青春;有担当,深知新时期为国找矿的重要和紧迫;有信仰,地质报国融进了我们的血液和骨髓中。在我们身上,坚守精神高地的‘三光荣’传统正在薪火相传。”这是浙江七队地质队员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事迹报告时的深情讲述。

的确,经过70年的风云洗礼,展现地质工作者人性光彩的“三光荣”精神愈发生机勃勃,作为活跃在地质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正指引着他们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