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立新 通讯员 张中强)近日,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以来,河南围绕做好“扶持、建设、治理、发展”四篇文章,累计投入生态扶贫专项资金约120亿元,带动超过30万人脱贫,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在护林员补助方面,河南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6亿元,目前全省在聘生态护林员2.72万名,带动9万贫困人口脱贫;在国储林建设方面,今年新增资金12亿元,带动2.8万多群众脱贫,人均约增收2300元;在公益林补助方面,对2471万亩国家和省级公益林给予林农管护补助,足额发放2.31亿元,使8.4万户贫困户受益;在宅基地复垦券交易方面,累计交易2.37万亩,贫困地区收益39.03亿元,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
加快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河南省推进国土绿化提速增效,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开展植树造林,深入推进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884万亩。其中,53个贫困县完成571万亩,吸纳5.6万贫困人口就近务工,人均增收2000元。同时,加快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争取国家奖补资金20亿元,启动实施22项子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今年河南省新建14个省级湿地公园(试点)、15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全省14个省辖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推动嵩县、卢氏等贫困县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矿山修复治理,实施修复治理项目389个,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抓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河南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安排专项资金1.63亿元,支持贫困县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其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5500万元,涉及嵩县等7个贫困县;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安排专项资金1.6亿元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治理水土流失,在卢氏等14个贫困县投入资金1.55亿元,已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平方公里,完成坡耕地改造6330亩。
推进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推进特色林产业扶贫,推广实施“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今年在53个贫困县新建特色经济林基地22.5万亩、木本油料基地12.7万亩、花卉苗木基地9.3万亩,可带动10万贫困群众增收。发展生态农业,支持贫困县优质专用小麦、食用菌生产等示范县建设项目85个;在兰考县举办“贫困地区绿色食品产销对接会”,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生态旅游,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和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推荐活动;组织召开河南省首届国际民宿投资大会,签约金额近50亿元,带动近200个乡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