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永强
编者按
城市“绿心”即城市的“绿色心脏”,是指在城镇中心具有一定绿量与显著生态效果的综合性城市绿地。一方面,“绿心”既可以调节城市中心地区的小气候,消除中心地区的热岛效应,又可降低城市噪声,净化城市空气与水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另一方面,“绿心”被赋予的多样化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前进的动力。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我国不断将城市“绿心”作为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多地实践证明,城市“绿心”的保护和规划,对于缔造生态安全、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本期开始,本版将陆续刊发我国城市“绿心”保护、规划、建设系列报道,总结各地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这是一座洋溢着《诗经》古风、流淌着朝歌商韵的城市。在淇水河畔、太行山下,她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但这也是一座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曾经何时,煤炭资源给她带来了真金白银,也带来了污染和消耗——山水渐渐失色、资源慢慢枯竭。这就是河南省鹤壁市。
山水生态是鹤壁最大的优势。近年来,鹤壁将淇河生态区建设作为城市“绿心”保护、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建设全景淇河生态走廊,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城市“绿心”生态景观。
时光悠悠,逝者如斯。现如今,绵延15公里的淇河生态风貌带携桃园公园、淇河诗苑、淇水乐园、淇奥翠景园、淇水樱花园五大公园向世人展现了鹤壁城市“绿心”的自然秀美。绿色生态之城,正在成为鹤壁的新名片。
全力打造淇河生态区
鹤壁市依煤而建、因煤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这座老工业基地的煤炭收入一度占据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近半个世纪的煤炭开采,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形成大范围的塌陷区,使鹤壁市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千疮百孔”的采煤沉陷区,“黑、脏、乱”的老城区环境,一度是鹤壁的写照,也成为鹤壁人民的心头之痛。
鹤壁的出路在哪里?如何以淇河保护为龙头,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淇河,一条流淌着诗的河。《诗经》有13篇描写淇河风光,有42篇源于淇水卫地,6首18次咏及“淇”。
每个清晨或黄昏、周末或假日,都会有不少鹤壁市民携老带小,来到淇河岸边放松心情。盛夏时节的淇河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水清如玉、川流不息,鱼翔浅底、百鸟争鸣,恰似一幅富春山居图。漫步淇河两岸,不仅能欣赏大自然的生态美景,还能领略淇水诗苑中诗歌长廊的文风墨彩,1500多首佳作以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生动呈现,给淇河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
“淇水沄沄入禁城,城楼中断过深清”,说的便是淇河生态区。鹤壁市淇河生态区项目总投资50亿元,由河南国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位于鹤壁新、老区快速通道之间,规划面积约43平方公里。“幽幽南山、智启天下、风雅淇郡、商邑淇畔、采薇淇澳”5个开发组团和“绿竹猗猗、桧楫松舟、泉源在左、金山传奇、桑中淇上、淇水悠悠、浮山掠影”7大景区,形成12个主题功能区,沿淇河自上而下呈带状分布。2015年2月,淇河生态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部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7年10月,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在功能分区上,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共分为生态保育区、宣教与生态休闲区、管理服务区三个功能区。生态保育区,主要开展保护、恢复、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不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宣教与生态体验区,是开展科普宣传,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展示淇河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主要区域。科普宣教区,采用《诗经》中的九首诗,分别打造九个岛,形成诗经九洲,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能学习了解湿地、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等知识。
鹤壁市委、市政府对淇河湿地公园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成立淇河生态保护与开发办公室,组建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出台《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鹤壁市淇河湿地封闭式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有力保证了淇河湿地公园各项建设的正常开展。
现在的淇河湿地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这里水道蜿蜒、万绿青英、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人可以体验湿地漫步的宁静,享受清新空气的沐浴,感悟自然的旷达和生命的空灵;这里草木葱茏、山水相依、文化厚重,游人可以走进自然、认知生态、增长知识、寓教于乐,体会大美湿地的神奇,感悟大自然的力量。
如今的鹤壁,太行掩翠、淇水如碧、林茂粮丰、鸟语花香,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其独特优势和靓丽品牌,实现了由“煤城”到“绿城”的华丽转身,为城市“绿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保护修复国土生态空间
以淇河生态为依托,鹤壁全力打造全景淇河生态走廊。据介绍,淇河生态区分为城市滨河功能区、城市近郊园区以及远郊生态园区三部分。在城市滨河功能区,为提升市区绿化品位,扩大城市游园绿地面积,建成了淇水诗苑、淇水乐园、芝麻官游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游园绿地。
城市“绿心”的文化内涵也不容忽视。在近郊,鹤壁深度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将淇河文化、朝歌文化、太行文化融入城市“绿心”建设中,建成了淇河、云梦山、七里沟等10余处森林公园,俨然一部绿色的鹤壁历史。
同时,鹤壁以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农田林网等“三网”为骨架,大力构建覆盖全域的城乡绿网生态体系。在京港澳高速、京广高铁等干线两侧构筑50米宽的绿色屏障,在107国道、鹤淇大道等重要区位交通干线两侧构筑20米宽的生态防护带,乡村道路、河流、水库沿岸都修建了不同宽度的绿化带。穿梭在鹤壁境内,满目苍翠,景致怡人。
“淇河生态区的成功建设得益于我们以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明确生态空间类型和保护规模,划定‘生态红线’,红线以内作为国土生态空间的主体,限制或禁止城镇、工矿建设。同时,加强荒山荒坡绿化、封山育林、水土流失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段东宏说。
根据自然区域特征,结合生态建设实际,鹤壁市将市域划分为“三廊三带三区”,形成以“三廊三带三区”为骨架,以平原生态防护、村镇社区绿化美化、防沙治沙等工程为补充,点线面相结合、覆盖全域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网络体系建设布局,为建设生态文明之城提供坚实的绿色保障。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治理力度等措施,严格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治理和恢复湿地与河流生态系统。
同时,鹤壁市明确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任务: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湿地面积,有序实现休养生息。加强森林保护,将天然林资源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西部太行山是鹤壁的生态屏障。在完成浅山丘陵、宜林荒山地造林的基础上,鹤壁市持续向深山罕迹、困难地造林进军。近年来,鹤壁每年在西部太行山区完成造林6万余亩,经省林业部门核验,成活率均在90%以上。
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鹤壁市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适当扩大生态用地和城市居住用地面积,逐步减少农村居住用地,合理优化交通用地增长,严禁生态功能区改变生态用途的土地供应。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本地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规模相挂钩。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并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禁止改变基本农田的用途和位置。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农地的产权关系,引导自然保护区人口逐步转移。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
与绿色矿山同行共建
城市“绿心”的保护和建设离不开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的支持。作为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鹤壁在城市“绿心”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突破粗放污染的“围城”,正视矿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2018年3月,原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印发《河南省加快建设绿色矿山工作方案》。鹤壁市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勘查,在对现有矿山现状开展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由原鹤壁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财政局、环保局、质监局、鹤壁银监分局联合出台了《鹤壁市绿色矿山建设方案》。
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编制相关规划方案,申报绿色矿山建设的同时,鹤壁市以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生态修复项目为抓手,综合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一是制定方案,建立组织。鹤壁市出台了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对全市矿山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成立了鹤壁市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确保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强化责任落实,明确露天矿山所在地党委、政府综合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市区联动、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二是查清现状,分类处置。根据全市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区域,对包括普通建筑石料矿山在内的所有露天矿山,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为矿山综合整治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对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23家露天矿山实施停产关闭、升级改造等分类处置,进行综合整治。对确定停产的企业,注销相关证照,按照“三不留”(不留人员、不留设备、不留建筑物)进行彻底关闭。对确定升级改造的企业严格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
三是严厉打击偷采盗采行为,维护矿产资源利用秩序。为了打击各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坚决把违法采矿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2018年市政府开展了矿产资源综合整治、打击偷采盗采等九大行动,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立案查处非法偷采盗采矿产资源行为45起,暂扣非法采矿设备218台,拘留违法嫌疑人16人,收缴罚款50万元,上报涉黑涉恶线索6起,有效维护了矿产资源利用秩序。
四是开展项目治理、推进生态修复。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鹤壁市抓住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国家试点范围重大机遇,申报了8个生态修复项目,涉及资金总额6.3亿,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实施修复工程。
“我们有决心把南太行修复项目打造成国家级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为支持城市‘绿心’建设再作贡献。”鹤壁市市长郭浩信心满满地说。
探索全域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城市“绿心”的发展离不开对全域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探索与实践。
“《规划》符合中央要求、契合鹤壁实际,为鹤壁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5月,在《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编制情况汇报会上,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如是说。
2014年,鹤壁市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签订了全国国土空间优化发展实验区共建协议,编制了全国首个市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纲要,明确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格局,较好统筹了“多规合一”。
2018年,为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推进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原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确定在9个省开展自然生态用途管制试点工作。同年4月,鹤壁市被确定为河南省试点,是全国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唯一地市级试点。
在省市协同联动工作基础上,鹤壁市抓住生态空间“划、定、管”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划、定、管”相结合,提目标、建平台、探路径、上项目、改体制,有效提升了全域规划、用途管控、生态保护水平,促进了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生活质量持续向好,为国家自然生态空间管制提供了实践经验,为全域自然生态空间管制改革探索了路径,为形成“河南经验”提供了“鹤壁模式”。
“到今年6月底,鹤壁市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段东宏说。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国土空间规划,《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已形成初步成果,5月12日经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并得到充分肯定。总体规划结合了鹤壁全市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实际及区域特色,对国土空间进行了主体功能区划分——西部山区定位为生态保护主功能区、中部城区定位为城市建设主功能区、东部平原区定位为农业发展主功能区,在“三区”基础上又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等“三线”。
同时,鹤壁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坚持“三区三线”同时划、一起划,目前共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约91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2%;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913.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69%;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线260.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