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猫重回小秦岭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 时间:2019-08-05 00:00 浏览人次

“去年6月,我们安装在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清晰地拍到了4张豹猫照片和豹猫围着大树行走的短视频。这是非常罕见的!”日前,在河南省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高兴地对笔者说道。

豹猫的出现,得益于这里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殊不知,因对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这里曾经矿坑遍布、矿渣成堆,生态环境被破坏得狼狈不堪。

“以前,这里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走在路上,可以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说起过去的环境,沿山的村民告诉笔者。

小秦岭山脉主要分布在豫西灵宝市境内,这里金矿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储量、高品位金矿的发现,数十家黄金企业相继诞生,开采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由于当时片面强调“强力开发,有水快流”,乱采滥挖、偷采矿石、采富弃贫等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山体崩塌、滑坡,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为此,国家曾先后19次在这里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并把这里列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小秦岭北麓151.6平方千米的森林生态系统实施保护。

明确责任谁破坏、谁治理

“3年来,我们治理保护区内各类采矿坑口521个,处理矿渣2580万吨,让老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不再产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说起治理情况,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很是自豪。

2016~2017年,小秦岭自然保护区首先对区域里的矿山工程采取措施,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原则,从根上追责问责,组织开展为期80天的矿山环境整治集中大会战,处理矿渣,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撒播草种,栽植刺槐、油松等苗木,消除破损山体“疮口”,“补全”绿色。

在整治过程中,封堵坑口、拆除设施、清渣、固渣、降坡、排水、覆土、覆网、种草植树9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灵宝市一是对治理过的所有采矿坑口栽桩拉网,圈定区域,禁止入内,杜绝反弹,坚守底线。二是整修排水设施,保证汛期安全,有效防范了水毁现象发生。三是对已覆土渣坡覆盖绿网10.2万平方米,降低了雨水冲刷强度,有效减少了土壤流失。四是栽植油松、刺槐等树种,撒播苜蓿草、黑麦草等草种,固定渣坡土壤。

此外,该市利用中科院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与分发中心落户陕州区的便利条件,主动对接,定期对保护区卫星遥感监测图片和实地进行比对分析,随时掌握整治详细情况,确保矿山整治无遗漏、全覆盖。

2018年春季,灵宝市又积极开展为期40天的春季生态修复集中攻坚行动,栽植华山松、油松、刺槐、连翘等各类苗木46.35万株,撒播草种6360斤,种草78.48万平方米。目前,区内栽植的苗木和撒播的草籽均长势良好。

源头整治有序推进矿业权退出

2017年,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工作启动,按照“先退出、后补偿”原则,保护区内所有采矿坑口立即全面停止勘查开采行为。

为保护生态,矿业权退出是必须,然而对灵宝市黄金产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初步估算,保护区里矿山关闭退出后,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余亿元、税收2亿多元。同时,退出企业涉及职工2万多人,影响人群10万人以上,后续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责任重大。2018年12月20日,灵宝市政府决定对辖区1148个废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坑口)依法实施关闭,其中,涉及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有521个。关闭后,位于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坑口由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监管,位于保护区以外(含隔离带)的坑口由各矿权单位负责监管。

截至目前,灵宝市已引导与小秦岭保护重叠的19个矿山企业逐步退出保护区,15个已完成采矿权缩边退出,3个采矿权已经过期退出,1个已停产退出,退出保护区面积达96.63平方千米。

硕果累累矿山复绿变“金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2018年底,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保护区所有521个坑口全面封堵关闭,种树58.15万株,覆土种草93.5万平方米;清除生产生活设施1万多个。

如今,走进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早期那种违章生产、矿坑四布、废渣遍地、山体裸露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由于裸露的山体得到治理和绿化,水体污染得到了明显遏制,山沟内清水流淌,雨后不浊。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使得保护区内的生物物种不断丰富起来。2017年底,对小秦岭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示范性监测结果表明,这里的两栖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多,群内个体数量大幅增加,也就引来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在这里“定居”。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治理成果得到了国家“绿盾行动”巡查组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评价。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治理,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这座天然“氧吧”的生态环境将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成为人类的自然宝库。(口刘泉锋)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