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对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9-06-25 00:00 浏览人次

“整”出发展新空间 “治”出乡村好风尚

2019-06-25

□本报记者张建新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白秋津

“村里十多户的违建房屋拆除后,堵了20多年的‘断头路’打通了!”郏县渣园乡朱庄村村民梁二河高兴地说。

“郏县‘双违’整治工作谋划深、力度大、范围广、效果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前来考察观摩的外地党政考察团相关负责人说。

“郏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拳出击,铁腕整治,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拆违治乱战役,效果很好。”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专期通报,推广其做法与成效。

……

一场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其效果与经验缘何受到群众点赞、多地学习、全省推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是支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基,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政策变迁等,违法占地、违法建设、长期占用、荒芜闲置等问题大量积存,不仅违反了法律、浪费了土地资源,也成了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如何处理好这一棘手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考验政府执政能力与公信力、体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今年4月,郏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百日会战”》要求,结合实际,把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简称“双违”)集中整治作为推动城乡建设、加快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群众的眼光、政策的眼光,率先开展“双违”集中整治行动,勇解民生难题、打造民生工程,向违法用地要发展空间,探索出了一条土地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之路,助推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规范社会秩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截至目前,全县共整治“双违”问题8861宗、7514.5亩;拆除违建房屋3.9万余间,打通农村断头路123条;整治“一户多宅”657处;拆除“散乱污”企业(场所)387宗;土地秩序、建设秩序得到了重树,“农田清、大路畅、村路通、街道净”的格局已然形成。

“双违”整治 剔除“沉疴毒瘤”

“金丰路两侧共有5000多平方米的‘高门台’‘出前檐’等,拆除后道路平均增宽5米以上,缓解了交通拥堵,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6月19日,郏县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薛顺国说。

东城街道金丰路旧貌换新颜,是郏县开展“双违”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省级园林县城、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试点县,近年来,郏县凭借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创建促管理、以管理促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提升和改善。

临街商铺出前檐、占楼前路等现象屡见不鲜,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大量存在,不仅扰乱了土地和建设的良好秩序,也成了路域环境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的“沉疴”。

扫“沉疴”、去“毒瘤”,贵在动真碰硬、攻坚克难。今年4月,郏县直面问题矛盾、敢于亮剑、勇于担当,从立规矩着眼,从社会有效治理考量,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入手,召开“双违”整治百日行动动员会议,成立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双违”整治指挥部。依托“双违”集中整治,在社会各领域开展了一次涉土问题大清理,着力解决历史解决不了的用地问题。

“双违”整治,群众有期待、发展有需要、政策有支撑、政府有责任。郏县印发了《郏县2019年集中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百日行动工作实施方案》《郏县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整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通告》等,并通过媒体报道、悬挂横幅等集中宣传,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理念深入人心,为“双违”整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合力共治 维护公平正义

“双违”整治,牵涉利益面广、触及矛盾深、工作难度大。打赢“双违”整治战,必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攻坚合力。

“作为党员,自家有违规建筑,就要带头拆掉。”郏县渣园乡大王庄村村干部王某曾占用一亩多耕地,盖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这一次,他带头将自家违规建设的养猪场拆掉了。

坚持公平正义、阳光操作,郏县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硬起手腕“拔钉子”,“拆弱也拆强,拆小也拆大”,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带动社会各界和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整治行动中。同时,通过召开例会、现场观摩会等,对“双违”整治进展情况实行“日排名、月通报”,全程督察,严格奖惩,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此外,郏县各乡镇(街道)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同频共振,依职能做好政策界定、文书下达、停工拆除等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整治违法的良好局面,合力整治违法违规行为。

“附近的养殖场拆了,再也闻不到以前的臭味了。”郏县渣园乡寺街村村民王米三说。在“双违”整治中,渣园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代表等组成智囊团,对全乡75处养殖场分类分步拆除,让公平正义“敞亮”了群众的心。

以民为本 解决民生实事

“村里用老房子拆下的旧砖瓦铺设了步道,又建了游园,出了门就能锻炼身体。”郏县冢头镇南三郎庙村村民王三合说。“双违”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该乡已利用拆违地块新建小游园13个,为村民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郏县跳出“双违”治“双违”,推动“双违”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打通“断头路”、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清田、清路、清河”等工作相结合,将“散乱污”“一户多宅”“私搭乱建”和侵占公共空间等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一并列入整治范围,为耕地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扫除障碍。

与人居环境和路域环境整治相结合,解决了城区私搭乱建问题;与“散乱污”治理相结合,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与村庄规划相结合,打通“断头路”,整治“脏乱差”,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与锤炼队伍相结合,把高质量党建推向深入;与“立规矩守正义”相结合,扎实推进“社会的有效治理”……

得益于“双违”整治工作,土地资源盘活了、乡村环境变美了、社会公平彰显了,一系列困扰乡村发展的土地利用“顽疾”逐一化解,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如今,“双违”整治成了群众拍手称赞的民生工程。

长效治理 夯实振兴基础

乡村治,则百姓安。如何让“民生工程”深入民心,形成“成果共享、群众获益、长效治理、政府公信”的乡村综合治理新格局?

在“双违”整治中,郏县不断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先后成立民主议事机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等,为巩固“双违”整治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长效机制保障,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

渣园乡率先成立乡级规划委员会,筹建专家咨询组,对宅基地划分、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等进行规划指导。同时成立乡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实行乡域一支队伍管执法,负责“双违”整治、路域整治等工作的日常巡控,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实现执法效能最大化。

据统计,该议事机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研讨企业用地、宅基地划分等议题62个,通过议题58个,责令停工整改42宗未批先建宅基地问题,有效化解了村庄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居、不见特色”等问题。

郏县县委书记丁国浩说:“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双违’整治功在眼前、利在长远。我们将‘双违’整治与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乡村振兴、高质量党建、社会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热情高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谱写了新时代建设美丽郏县的出彩篇章。”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