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记——太行山生态修复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9-06-18 00:00 浏览人次

上图新乡太行风光(本报资料图片)

题图济源城郊的太行林海。(本报资料图片)

林州市合涧镇泽林生态园园主申长运(右)把千亩荒坡变果园。(杨之甜 摄)

  巍巍太行山,“黄龙”变“绿龙”,这一生态修复工程,规模之巨,投入之大,行进之艰,可谓河南之最。

  30多年来,太行儿女日复一日、不惮辛劳,克难攻坚、奋力前行,愈挫愈勇,百折不挠,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这群新愚公,矢志“移”大山——移走荒山秃岭,移来满目苍翠;移走千疮百孔,移来绿满山川;移走落后贫穷,移来丰饶富足,让广袤的太行山区,升腾绿色希望,焕发勃勃生机。

  初夏时节,穿行于太行林海,从一棵棵树、一个个造林人身上,我们领略着太行新愚公的时代风采:那是难而不惧、苦干实干的执着和韧劲,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勇毅与担当,是对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的践行与传承。

  一镢一镐绣绿

  5月23日,我们走进济源市克井镇林海公园。

  黄昏时分,点点金光在青翠的枝叶间跳跃,晚风吹动松涛,犹如阵阵天籁。公园入口的农家乐里熙熙攘攘,人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劳,聚在这里享受难得的清凉。

  “这是我爷爷朱元英带领父亲、叔叔们种下的林子,现在换我来守护!”老板朱剑是“林三代”,在他的讲述中,我们回到了30年前。

  当时,这片800亩的小山包,还是一个乱石岗。杂草一人高,连坟头都没有。村里流行一句话:“凹凸石荒穷圪梁,谁碰谁穷谁破亡。”

  朱元英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曾做过民办教师。他从小就有绿色情结。1983年,村里荒山要对外承包。很多人都不愿接这块“烫手山芋”。53岁的朱元英站出来了,他急急把在外地工作的大儿子朱文唤回,包下荒山,植树造林。

  村里人都说,老朱是不是疯了?这山包,啥时候长过树?朱元英不信邪。“咱是愚公的后代,愚公都能把山搬走,我栽点树都栽不成?”

  当年春天,老朱一家选种了一批最适合山地生长的槐树、椿树、花椒等。待第二年春天,又栽上一大片,却迟迟不见上年的树苗发芽。轻轻一折,叭!断了,全成了干棍。

  朱元英当机立断:“买水管吧。”他们用塑料胶管从几千米外引来一股泉水,谁知道过了一个冬天,水管全报废了。

  “还是修渠吧。”无奈,一家人又干起泥瓦活,整整修了一年渠。“寒风飞雪穿骨冷,血手苦握冰烫镐;伏暑当午似笼蒸,引水干渠日夜工。”老朱在日记中留下这样的诗。

  1986年春天,看着满山嫩嫩的绿尖尖,老朱的劲头更大了。

  年复一年,秃镐、坏锨、废镢头堆成了山。而深深浅浅的绿色,在布满乱石的荒坡秃岭上蔓延铺展……

  朱剑领着我们来到公园里一块巨石旁,上面醒目地刻着朱元英的四句话:精卫填大海,蚂蚁平山头。父子造大林,愚公移王屋。

  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朱元英一家三代造林不辍的最好注脚。

  从林海公园向东北220公里,就是淇县黄洞乡鱼泉村。96岁的造林模范、老烈属靳月英就住在这儿。

  这两年,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上到东边坡上走走,摸摸自己当年亲手栽种的树,再看看远处山坡越来越浓的绿。“如今老咯,上不去了。”靳月英感慨。

  61岁开始种树,那时候,她可不服老。别人都说荒山秃岭种树难,老人却说:“还能比抗日打鬼子难吗?”

  种树要先挖坑,可山上土薄。她先把乱石刨松,撬石块码成围堰,背着箩筐从石缝里抠土,再一把把填进坑。

  坑好就要备苗,可没现成的。她把家里仅有的猪娃卖掉,换来200多棵侧柏苗。

  小树苗要“喝水”,可天不下雨。她就迈着小脚,从山下水库挑水往山上担,一趟挑两桶,30多公斤。有一次把腿摔断了,差点回不来。

  那些年,她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到了中午,喝几口葫芦里灌的白开水,就几口冷馒头,填饱肚子接着干。

  从一个人到一家人,再到一群人。靳月英义务种树10年后,13个村民自发跟老人一起种,他们组成“靳月英八一造林队”,辟开8架山19面坡,开发出110多公顷山地,种下了23.2万株树。

  韧劲足,不畏难,不服输,这是太行造林人共同的秉性。

  林州“女包工头”郭变花,只因对家乡的一份情,割舍城市繁华,脱掉高跟鞋,穿上解放鞋,包下5000多亩山林,一干就是五年;

  焦作人璩正茂带领老伴、儿媳开荒种树,他以山为家,以林为业,14年如一日,用残疾之躯给后人留下一片绿荫;

  辉县“老书记”郑永和,离休后来到平岭村,带领群众一道开山造林,栽种果树2.4万多株,愣是把一个峦壑纵横、土薄石厚的小山村,打造成如今农家乐扎堆的旅游点。

  ……

  这些新时代的太行愚公,以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儿,一镢一镐,硬是在荒凉的大山上,在瘠薄的坡地上,一点点绣出绿色,绣出希望。

  众志成城染绿

  复绿太行,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更需要万众一心的团结协作。

  5月17日,从淇县县城向西北而行,进入云梦山。两旁青山如黛,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绿色画卷。

  上世纪90年代初,太行山绿化工程在我省全面铺开,一场有组织、大规模的绿色战役就在这里打响。

  侧柏林中矗立着一块石碑,记录着淇县人民1995年“十万大军战太行”,开展荒山造林大会战的过程。

  “当年,千军万马战太行,凿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今天,咱们十万大军进太行,不信绿不了荒山!”1995年春天,一场全党动员、全民参战的灭荒行动在全县展开。

  山上红旗招展,镐锨铿锵动地;山下车水马龙,人们扛树奔走。“造林高峰期,全县20万人一半儿都在山上,满山遍野都是挖坑栽树的人……”淇县自然资源局防火办主任秦红升是当时的供水队队长,他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县直80多个单位、近1.6万干部职工,每人分包半亩荒山、80个树坑,任务不完成不下山。城镇支援农村,干部支援农民,平原支援山区,乡乡有战场,村村有工程,户户有任务,人人有责任。

  淇县人民大干两春秋,造林20万亩。

  太行复绿,各地困难不一,方法各异。林州深山区人上不去,就靠飞播造林;济源“困难地”较多,政府就增加投入;焦作龙翔山人畜毁林严重,那就封山育林……咬定青山不放松,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升腾起一茬又一茬绿色的希望。

  2000年以前,新乡一带的浅山丘陵区,因矿产资源丰富,号称“宝地”,石料厂、白灰窑、水泥厂一个挨一个。凤泉区凤凰山上,各种采矿企业多达50余家,个体采矿户180家。

  “腰包鼓了,环境坏了。”无节制的掠夺,造成的是环境持续恶化,群众颇有怨言。凤泉人夸张地自嘲,“睡觉盖着脸,吃饭盖着碗,一人一年吃块儿预制板”。

  2002年,新乡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关停50多家采石企业,拆掉10多套水泥烧制设备,全面开展凤凰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人们抡起手中的镐,从挖山变成挖坑;开矿机、破碎机开走,运土车、水罐车驶来;戴着安全帽的矿工走了,扛着树苗的干部来了;国土、规划、环保、建设、农林水等部门通力协作,联动督察……

  “当时财政力量不足,我们就政府投点儿、群众捐点儿,有的还以工代资,很多市民义务种树,大伙儿积极性都很高。”凤凰山森林矿山公园管理局局长刘贵宾说,截至目前,公园已累计投资2.6亿元,完成植树660万株。下一步还要通过矿山修复、生态复绿,引水上山、搭建水系,实现山水重构。

  如今的凤凰山,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处处迸发着生机……

  这些新时代的太行愚公,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巍峨的大山上,造出片片森林,染绿座座荒山。

  锐意创新扩绿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省把国土绿化、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太行山河南段的绿色攻坚,迎来新机遇,踏上新征程。

  5月16日,林州市合涧镇泽林生态园里,串串红中透紫的桑葚高挂枝头,等待游客采摘。

  园主申长运,今年29岁。7年前他包下这片1500亩的荒坡时,还是个种树“门外汉”。

  “打游戏还有攻略,没技术可以找专家。”从此,他成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常客。

  在专家的指导下,荒坡上种树的难题被一一攻克:

  先把石头从坡上挖开,再把挖出来的石头全部用大型机械破碎,堆砌成梯田,达到水土保持效果;从别处运来优质土壤回填,再用秸秆、农家肥、有机复合肥作为底肥回填树坑,最后种上树。

  深挖掘、锤破石、石上岸,荒山变梯田,梯田变果园。

  如今,小申又有了新目标。他在生态园里建起“生态宾馆”,期待与更多人一起分享绿色的收获……

  像小申这样“爱绿”“植绿”“护绿”的人越来越多,太行山生态修复和治理也日益走向标准化、工程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社会资金不断涌入,新理念、新技术广泛应用,为复绿太行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平缓的坡面上,黄黄绿绿的黑麦草长得正旺,喷水车洒下的水花中,一道浅浅的彩虹隐约浮现……这是5月20日,记者在河南孟电集团采石矿区看到的情景。他们正在打一场矿山生态修复战。

  孟电所在的采石矿区已有40年开采历史。“这里岩石裸露,生态脆弱,植被恢复很困难,老办法不管用了。”孟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海涛说,他们找到了一种专利技术——“团粒喷播技术”,能把混有绿化种子、肥料的“土壤培养基”喷播在山体上,快速形成绿色植被群落。

  自2018年矿山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孟电已投入资金近1亿元,在老采面、老矿坑上覆土种草700多亩,垒砌石岸6500多米,清理边坡碎石约70万吨,种植爬山虎3.5万棵,架设输水管道13.5公里,裸露山体得到初步绿化。

  5月22日,行走于焦作市北部山区,无边的绿意已洒满沟沟壑壑,沿途不时出现高大的石碑。

  “这是北山保护区特有的界碑。”焦作市林业局副调研员王西平说,两年前,《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将北部山区800多平方公里,划分成一、二、三类保护区,并设下227块界碑。

  这部条例是焦作市获得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也是焦作为保护和改善北山生态环境专门设立的法规。

  北山原是焦作人民心中之痛。曾经的粗放式开发,使这里深受其害,矿产资源临近枯竭,山体千疮百孔。粉尘飞扬、车辆抛撒等二次污染,成为焦作的严重污染源之一。经过2012年以来的大规模治理,千疮百孔的北山逐渐变成绿水青山。

  为大山立法,让青山永驻。王西平说:“《条例》的出台,正是为了保护北山治理来之不易的成果,使良好生态更长久地造福群众。”

  从挖山毁林到覆土种树,从靠山吃山到养树护山,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太行山经历着由黄到绿的神奇转换,太行儿女再次谱写出新的“移山”传奇。

  5月23日,在位于王屋山脚下的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记者极目远眺,大山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似在讲述当年愚公移山的动人传说。不远处,年幼的学生穿上古装,扛起镐头和铁锹,推上小推车,叩石垦壤……

  山还是那样的险峻,但是不畏难险、勇往直前的愚公后人们,正描绘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时代画卷。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风过山林,涛声阵阵,孩子们的吟诵声久久回荡。(本报联合报道组)

  统筹协调组:张华军、周岩森、任国战、陈学桦、郭戈

  文字报道组:张海涛、陈慧、杨之甜、曾鸣

  视频图像组:李虎成、李亚伟、姬姣姣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