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畴沃野丰收曲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 时间:2019-06-12 00:00 浏览人次

本报记者 张永强

5月29日,在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紧张的夏收正在进行。只见这里沃野平畴、一片金黄,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站在地头,看着两台收割机在收割、脱粒……孟楼镇张义岗村村民张斯江掩饰不住的高兴。“我今年承包了500亩地,正在抢收,一天就收割完了。原先,这里是高低不平的岗坡地,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只能‘靠天收’。前年,政府部门在这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铲高平低,还修了水泥路,打了机井,今年一亩地能收400公斤小麦,比原来多出50~100公斤。”

邓州市孟楼镇位于豫鄂两省交界,面积54.5平方公里,有15个行政村、2.9万人、6.29万亩耕地,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原先由于地处半丘陵地带,孟楼镇耕地质量等级低,农业基础设施差,一家一户还是“绺绺田”的生产模式,农民耕种积极性不高,田地长期撂荒的情况屡见不鲜。

改革之风吹向了孟楼。2016年8月,邓州市委、市政府探索实施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邓州市政府与河南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合作组建了全省首个县级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服务平台——河南邓州国土开发有限公司,筹划实施孟楼镇土地集中流转及综合整治工作。

按照流转到位、整治到位、各类用地规划到位的要求,该公司按照略高于全镇平均亩收益的原则,以每年每亩600元的标准从农民手中获得流转土地经营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地力提升工程后,再统一流转给有能力的经营主体,破解家庭耕种抗风险能力低、现代化程度低、土地产出附加值低等问题。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孟楼镇签订流转合同5966份,占全镇总户数的98%,流转土地5.8万亩,耕地集中流转率达98.7%。

“2017年,邓州国土开发公司投资1.5亿元,对孟楼镇的6.29万亩耕地进行了综合整治,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小麦亩产由原来的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孟楼镇党委副书记刘富春告诉记者。

孟楼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打破村组界限,统筹配套沟、路、渠等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水相连,早能浇、涝能排”。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5900亩,新增耕地1740亩,耕地等级从7~8级提升为6级。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大方田”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土地资源“资本化”。

土地整治到位后,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吸引了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纷至沓来。土地流转也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金,还能在家门口务工。以稻虾共作养殖基地附近的村民为例,他们靠从事投放饲料、日常管护工作,每天可获得80元收入,有技术的农民工资更高。

如今,在孟楼镇,高品质小麦、无公害水稻广泛种植,高质量的农田确保了粮食稳产高产,而种植艾草、稻虾共作,又让土地价值比原来翻了一番,可谓土地生“金”,活力四射。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对此,刘富春感触颇深。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归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发包或置换为占补平衡指标,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使得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增加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也提升了。另外,村里贫困人口既能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得到更多来自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助,促进了脱贫攻坚的有效推进。

土地流转后,经营权集中到了大户手里,违法占地大大减少,秸秆禁烧等让镇村干部头疼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

尝到改革甜头的邓州市加大了改革步伐。两年来,邓州市牢牢坚守“土地性质不变、粮食安全、农民长期收益只增不减”三条底线,又先后在十林、张村、林扒、构林、杨营等6个乡镇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一大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正快速成长起来,广袤的田野升腾起新的希望。

“今年我们将继续对林扒镇10万亩耕地进行全域整治,可新增耕地2200亩,新增水田指标1.1万亩,新增产能指标9.7万亩。”邓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祝光红对记者说。

  • 版权所有: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8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15002648号-2 郑公备:41010002000049
  • 技术支持: 河南省地理信息院 大河网 技术支持电话:0371-68108608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