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健全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濮阳市全面推行自然资源网格化田长制管理,构建覆盖全部、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耕地保护工作网络,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构建全员保护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同、责任到人、源头治理”的原则,以行政村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网格单元,市、县、乡、村四级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为本辖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田长,对所辖区域耕地保护工作负责,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目前,濮阳市共有市总田长1名,市级田长2名,县(区)级田长9名,乡(镇)级田长99名,村级田长3056名,各级网格员7368名。
二是完善多重监管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推行田长制,在各村树立田长制公示牌,使广大村民了解相关政策和相应田长;为各级田长及网格员的手机安装“一网两长”APP,在耕地保护巡查中按照手机地图实时上传耕地图片,确保田长巡查到位。同时,整合各部门电子监控平台,利用举报平台、无人机巡航、“蓝天卫士”农田监控系统、“智慧国土”执法监控系统、自然资源执法监督指挥系统等科技手段,对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实时监管、自动预警,提升自然资源执法监督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严格考核奖惩管理。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实行违法占用耕地周报告、月考核制度,将各类奖补资金的发放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挂钩,鼓励各县(区)对落实田长制工作较好的田长、网格员给予资金奖励。对于田长制落实不力、新增违法问题排名全省前20位的县(区),由分管副市长约谈提醒主要负责人,连续三次排名全省前20位的县(区),问责分管副职。
自网格化田长制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行动迅速,市本级召开工作会、推进会、培训会6次,印发相关通报14期,设立相关公示牌1287块。截至今年6月30日,濮阳市实现省下发新增问题点位全部清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编辑:厅宣传办 卢博豪